重庆建筑加固 碳纤维加固抗震注意事项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7 09:40   0次浏览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由于量大面广,任务重、时间紧,参与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的单位多,尽管这些单位和人员大都具有资质和职业资格,但不少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对新建筑的设计熟悉,对抗震加固设计的特点以及加固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不清楚,之前很少甚或从未接触过加固工程,故这里稍作说明,以期引起重视。

(1)         仔细阅读规范条文及说明,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其真实含义,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原结构损伤小、施工便捷、工期短等易于实现的加固方法,经济合理,避免千篇一律大面积地加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学校教学楼,抗震横墙间距一般为9~11m,大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表5.2.2规定的最大间距,但超过值均在4m以内。鉴定、加固设计时,不一定要通过在原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上增加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将原来的装配式楼盖改变为装配整体式楼盖,使横墙间距满足规范要求,而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重庆建筑加固结合墙体等竖向构件的加固,使结构抗震能力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即可。对砌体房屋的楼、屋面预制板进行大面积凿毛是非常困难的,若处理不当,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降低了原结构的抗震能力。

(2)         不应存在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刚度增大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的影响。 (3)抗震加固的内涵是结构加固而非单个构件补强,因此在加固设计时,首先应考虑整体性结构加固,尽可能地保留和利用原有构件,减少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使加固措施发挥综合效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构件加固。

(4)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新旧结合面的处理至关重要。加固设计应与实际施工方法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增构件和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粘结牢固,形成整体共同工作;并应避免对未加固部分以及相关的结构、构件和地基基础造成不利的影响。 (5)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固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目前国内对于各类结构的加固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各有其适用条件,这就要求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各种方法实施的难易程度、施工影响面及投资等因素,优化决策,采取最优方案,使加固既能保证结构安全,又经济合理。 性能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将对工程抗震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性能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在抗震加固中的应用,具有明确的现实需求,会对抗震加固技术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是通过调整结构动力特性的途径,减小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反应,从而保护结构以及结构内部的设备、仪器、管线和装饰物等不受损坏。尽管该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但到目前为止,该技术在美国、日本、新西兰及我国等许多国家已被应用在多项新建和抗震加固工程上,有些已经受到了实际地震的考验,表现良好,技术和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渝ICP备2020012108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5001030250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