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加固 钢结构的优势特征体现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8 08:43   次浏览
重庆建筑加固 钢结构的优势特征体现   钢结构是指用型钢或钢板制成基本构件,根据使用要

重庆建筑加固 钢结构的优势特征体现
 
钢结构是指用型钢或钢板制成基本构件,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法,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承载机构叫钢结构。钢结构在各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如钢桥、钢厂房、钢闸门、各种大型管道容器、高层建筑和塔轨机构等。
 
钢结构越来越多,于是,政府大力鼓励建筑钢结构住房。钢结构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即规模、线条、色彩和变化。在这四个方面,我们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差距。钢筋、混凝土依然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在一些地区甚至还能看到砖混建筑。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在灾后重建中推广钢结构住宅对恢复当地经济没有混凝土建筑的拉动力大,因为钢结构住宅是工厂化生产,在施工现场组装,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在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占全部住宅的比例高达50%以上,而中国的钢结构住宅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使钢结构建筑最重要的优点抗震性能好凸显出来。但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钢结构住宅的建造成本确实比混凝土建筑高。建筑规模:国外企业设计的轻钢结构建筑在建筑规模的表现上,表现得相当出色,特别是一脊双玻或带女儿墙的大跨度轻钢结构建筑,具有恢弘的建筑气势。这种用建筑规模表现建筑风格的作品,出自国内企业之手的,目前还不多见。
 
应用钢结构的优势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重量轻
 
钢结构的容重虽然较大,单与其它建筑材料相比,它的强度却高很多,因而当承受的荷载和条件相同时,钢结构要比其它结构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并可跨越更大的跨度。
 
2、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
 
塑性好,使钢结构一般不会因为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韧性好,则使钢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钢材的这些性能对钢结构的安全可靠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3、钢材更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钢材的内部组织比较均匀,非常接近匀质和各向同性体,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这些性能和力学计算中的假定比较符合,所以钢结构的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的受力情况。
 
4、钢结构制造简便,易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施工安装周期短钢结构由各种型材组成,制作简便。大量的钢结构都在专业化的金属结构制造厂中制造;精确度高。制成的构件运到现场拼装,采用螺栓连接,且结构轻,故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此外,已建成的钢结构也易于拆卸、加固或改造。
 
5、钢结构的密封性好,钢结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较好。
 
6、钢结构的耐热性好,但防火性能差。钢材耐热而不耐高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就降低。当周围存在着辐射热,温度在150度以上时,就应采取遮挡措施。如果一旦发生火灾,结构温度达到500度以上时,就可能全部瞬时崩溃。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火等级,通常都用混凝土或砖把它包裹起来。
 
7、钢材易于锈蚀,应采取防护措施。钢材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处于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必须刷涂料或镀锌,而且在使用期间还应定期维护钢结构与其它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以及综合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在住宅建筑中应用钢结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住宅比传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并可通过减少柱的截面面积和使用轻质墙板,提高面积使用率,户内有效使用面积提高约6%。
 
2、节能效果好,墙体采用轻型节能标准化预制墙板代替粘土砖,保温性能好,节能50%,每户每平方米可节约取暖纳凉费用18元。
 
3、将钢结构体系用于住宅建筑可充分发挥钢结构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性能,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尤其在遭遇地震、台风灾害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建筑物的倒塌性破坏。
 
4、建筑总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
 
5、施工速度快,工期比传统住宅体系至少缩短三分之一,因而可降低综合造价,综合造价降低5%。加快资金周转,大大提高投资效益。
 
6、环保效果好。钢结构住宅施工时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可回收或降解的材料,在建筑物拆除时,大部分材料可以再生或降解,不会造成很多垃圾。
 
7、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8、建筑风格灵活、丰实。大开间设计,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9、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工业化程度高,并且能将节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成品集合于一体,成套应用,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提高住宅产业的水平。
 
总而言之,钢结构是适合创新的住宅结构体系。钢结构可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同,使用功能要求的不同,设计各种造型、尺度、空间的新型房型。生产厂家能高精度、高质量、高速度完成,使建筑物达到既美观又经济的效果。

渝ICP备2020012108号-1